杂志 东方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家有什么区别 (一)
答两家杂志的区别很大
创立时间以及归属
《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东方企业家》由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主管,天津市报刊中心和现代传播主办。在2006年10月
杂志主旨
20年来,《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家阶层共同成长,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倡导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
历史沿革
《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中国第一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至今,一直连续出版,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 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倡导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
东方企业家》由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主管,天津市报刊中心和现代传播主办。
作为以高品位、高质量为出版宗旨的现代传播集团,继1998年12月改版发行倡导“读周末画报、与世界同步”的《周末画报》、2002年4月创办倡导“新男人、新知识、新眼光”的《新视线》杂志、2003年9月收购“生活潮流文化月刊”的香港《号外》杂志、2005年11月推出“提倡‘心’生活的优质精神生活杂志”-《生活》杂志后,2006年10月,又将隆重推出重新定位改版的《东方企业家》杂志。
另外 两家杂志的报道风格也不一样 业内知名度更不一样 你可以自己判断
宫玉国个人简历 (二)
答1984年至1988年,宫玉国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献专业,并于1988年顺利毕业。毕业后,他在《消费时报》(现《消费日报》)担任了七年的记者和编辑角色,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行业经验。 从1988年至1995年,他在中国轻工报社继续担任记者和编辑,这段期间他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95年,宫玉国选择下海,加盟北京笔电新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在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7年,公司推出了Chinabyte网站,宫玉国凭借其出色的领导才能,逐步晋升为总经理,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早期的经营者。在Chinabyte任职期间,他引领公司成为国内单页面广告收益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2001年5月,宫玉国离开ChinaByte,转而加入中宏网担任副总裁,接着又在《东方企业家》杂志担任执行总编辑,继续在媒体领域发挥影响力。2002年4月,他被国内知名的IT网站IT168公司董事会任命为CEO,这一任命标志着他回归互联网行业,引领IT168的发展。 然而,2005年9月,他又一次选择创业,离开了IT168,目前致力于筹备网络信息服务项目。2011年2月21日,宫玉国宣布从人民搜索执行副总经理的职位上离职,他的离职声明明确表示,这是个人的决定。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转折和挑战,但始终保持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和执着。
扩展资料
1966年出生于籍贯山东曲阜宫玉国的是中国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企业经营者。2011年2月21日,人民搜索执行副总经理宫玉国离职。
什么是丹尼斯·威特利 (三)
答丹尼斯·威特利:美国酬劳最高的演讲人---《东方企业家》 2002年
当奥运选手、顶尖经营者需要有人来激励他们达到极致表现的时候,他们会来找丹尼斯·威特利。丹尼斯·威特利的任务就是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中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他也不断告诫大家商业中基本美德的重要性,包括自尊与责任感。这是他过去二十年来不断从事而且成就卓越的工作。
2002年年8月份,应《东方企业家》的邀请,这位美国酬劳最高的演讲人将初次造访中国,一展其"成就大使"的风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威特利精心准备的演说让他成为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最受欢迎的演讲人。但在这些耀眼的荣耀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威特利出生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当时刚好是经济萧条时期,他和他的两个弟弟穿着别人给的旧衣服,吃着没有鸡肉的三明治。他14岁那年,父母离异,丹尼斯变成了全家的顶梁柱。真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但是,威特利决心要过更好的生活,因此他靠帮人割草、送报、到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来赚钱。他知道他必需拿到全额奖学金,这样他才能上大学。幸运的是,他成功申请到了海军后备官训练奖学金,到加州顶尖的斯坦福大学就读,后来还被选派到海军学院。
毕业之后,威特利成为海军飞行员,因为不懂领导的技巧,他称自己带领士兵的风格为"英雄式的领导风格"──回忆这段往事威特利非常懊悔。但是若干年后,威特利开始传播他的理念:领导就是不断的改变,幸存者必须知道要因应周遭情形改变而改变。
影响过数百万人的人生
"昨天,天然资源定义权力。今天,知识就是力量。昨天,领导者下令并且控制。今天,领导者授权并且辅导。"威特利说:"昨天,领导者就是战士;今天,领导者就是促进者;昨天,经理人亲自指导。今天,经理人则授权给代表;昨天,监督者到处可见,今天,监督者消失无踪。"
通过行为心理学上的连续研究,威特利发现了观察力、律己与成功之间的关联,后来,他帮助美国太空总署航天员、政府领导人和运动员训练,并且将一些基本要素加以归纳。过去十年来,作为美国奥运委员会运动医学理事会心理学主席,他运用他的致胜策略训练奥运选手,协助他们将潜力发挥到极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来自世界各国互相角逐的奥运选手也前来聆听他的现场演说。
威特利博士是美国各界竞相罗致的演讲人,他曾经提供咨询给各领域的佼佼者,从阿波罗号航天员到世界冠军,从超级业务员到政府领导者。他的基本主张已经影响各个领域超过数百万人。由他口述写成的《致胜心理学》成为最畅销的有声书籍,达到1亿美元的销售码洋,超过2000万盘录像带以14种语言在全球销售。《亚洲华尔街日报》曾经评价说,威特利写了"过去十年来最畅销的华语书籍"。另外他也写出了13本非小说类书籍,其中几本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包括《伟大的种子》、《赢家的优势》和《作最好的》。
我演说乃使命使然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威特利的演说生涯,他一年大约有200天都在演讲。尽管他已经是美国酬劳最高的演讲人,他仍然坚持认为:"我演说乃使命使然,而非为了生计。"
威特利说话轻声细语语调低沉,他似乎天生就应该站在讲台上,不过他的谈话内容却燃起了心灵之火。威特利认为,他的成功部分起因于他希望能获得台下听众的认同。他说:"我非常认真地看待每一次的接触。"除了研究每一场企业演说,他也经常和各种专业人士交换意见。他说这样一来,"我才能提供深入、尖端的知识,好让参与者满载而归,并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上。"
尽管获奖无数,威特利知道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他说:"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观众在一场演说当中只能吸收并且记住一些重点。"因此,每次演讲他都坚守主题,只围绕"两三个核心观念"来举例说明。他也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善自己的演说风格。他说:"我聆听并且研究过许多大众演说者,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为了要让听众信服并让他们"重新规划自己",威特利也不断鞭策自己这样做。近来他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学习研究亚洲商业活动,另一部分用来学习最新的计算器科技。他说:"每五分钟就有新科技出现,也使得昨天的活动成为老旧的过往。"
专业里程碑
美国海军官校毕业生;前美国海军飞行员
语意学硕士;人类行为学博士
总统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自尊委员会创办董事
沙克基金会主席;国际高等教育组织主席
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心理组主席,负责加强美国奥运选手的表现
国家青年领袖委员会顾问,曾因对美国青少年的贡献而获颁"青年之火奖"
获"业务暨行销主管协会"选为"年度最佳讲师",入主"国际讲师名人堂"
现在是美国USANA健康保健科技公司IBO(直销商)
丹尼斯·威特利语录
1.成功不是马上发生的——它需要付出努力。不管计划如何完美,你都需要自律,以便将你的计划付诸行动。成功人士掌控自己的生活。事情一旦做错,他们就承担责任,而一旦事情做成了,他们也接受功劳。他们学会如何做一些必要的改变和摆脱恶习。他们也学会批判地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并运用这些技能来管理时间和金钱。
2.与自我意识密切联系的是自我引导、自尊、自律和自我激励,这些都是保持你在向着目标和理想的方向上不懈前进的手段。你的态度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积极思考能帮助你正确地观察事物,并度过艰难时光。最后,缺乏积极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
3.自尊,即对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独特个体的尊重,是另一个成功的基础。自尊帮助人们朝着梦想和目标努力,并帮助人们在被他人批评或阻碍时保持前进。它也帮助人们首先相信自己是值得获取成功的。
4.自我意识包括指出并评价你的个人价值观、个人品质、技能和兴趣。缺乏自我意识,你就难以断定你对生活的真实想法。成功人士运用自我意识来建立自信,并获得追求梦想的勇气。他们还运用自我意识去理解自己的思想、感觉和行动,并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5.成功意味着一生的个人成就。个人成就来自你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这种成功不是由其他任何人所赋予的,也不会被其他任何人所剥夺。它需要你冒险、克服挑战,并让你的最佳资源——你自己——发挥最大潜能。成功是一个历程,而不是终点。它应当包括内省、思考你所重视的事物,并探索对你而言最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6.成功人士通过培养自我引导这种重要品质来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自我引导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向其努力的能力。成功人士能够告诉你,他们正走向何方,沿着这个方向他们计划做什么,谁将和他们一起冒险。他们拥有人生的行动计划。他们制定目标并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们指引自己沿着成功之路行进。
7.每个人都体验过或美好或糟糕的经历。成功人士学会关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在糟糕的经历上废话连篇。他们也把挫折视作重新进行评估和尝试的良机。并不是每位成功人士都是天生的乐观者,但成功人士会学着运用积极思考来推动自己向目标前进。
8.成功是一个历程,而不是终点。它应当包括内省、思考你所重视的事物,并探索对你而言最有一样的人生道路。
宫玉国是什么职称?华闻传媒董事 (四)
答宫玉国:男,1964年11月出生,本科,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消费时报记者、编辑,北京笔电新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hinaByte)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宏网副总裁,《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北京皓辰网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的IT168网站首席执行官(CEO),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商业信息项目组负责人,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华闻在线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现任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五)
答人生实业家
把“幸福人生”和“企业成功”视为一体两面的最知名东方企业家,非稻盛和夫莫属。(京都陶瓷公司,KDDI)都进入全球500强之列,算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稻盛和夫的主要制作有七本,谈的全是“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的不二法门。他认为企业的终极问题,最后还是回到“人”的问题上,很多企业家不能成功或成功之后又失败,都是因为没有达到对人的深层理解。
他的知名语录如下:
要经营好企业,必须丰富自己的心灵。
我的成就全部来自我的“哲学”。
最伟大的技巧就是超越自我的能力。
工作可使心灵满足:通过工作,可以发现人生新的意义。
今天,我仍然相信人生可以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能够成功,最终要看我们深层意识里的欲望是否单纯。
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和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促进社会和全人类的进步。
只要你不放弃,就不算失败。
企业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并没大家带来快乐。
世界上最伟大的组织和创世界纪录的企业家都在告诉你:问题的答案不在别处,就在你心中,工作和人生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而大部分与成功和快乐绝缘的人,却都认为工作和人生是两件不像干的事,发生的问题都在别处,不在自己。这就是一切差别所在。
关键词当然是“改变自己”,它不仅是企业成功之道,同时也是人生幸福之道。做到了,你可以两者皆有;做不到,必然两头都落空。
“五随”人生观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飞吹飞了。小和尚喊着。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傅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说:这下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说,随缘!
一周过去,光秃秃的地面上长出大片青翠的草苗,连没有撒种的角落也泛出绿意。小和尚高兴的直拍手, 师傅点头说:随喜!
五随,好棒的人生观,好美的生活态度,相信大家都心向往之。
对“人”就不累
现代大部分的人都觉的累。
原因有可能是:他们都是自负,责任心重,追求完美的人,觉得很多事情要不是他们整的“盯着”,就一定会荒腔走板。那种累,是睡眠,运动,休闲,麻醉都无法缓解的累,累到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累到不知人生所为何来
累的原因:
第一,真正的累,是心累,不是身体累。
第二,累的源头,不在别人,而他自己。
第三,把重心放在事上一定累,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事”上会累呢?
因为如果你只看件“事”,没看见“人”,其实你是在用脑,而没有用心。用脑用的好,你会越来越能干,陷入“能者多劳”的情境,结果就是,身边的人越来越没你能干,因此更多的是必须由你来承担,你当然就越来越忙。忙不一定累,但是你的忙用脑多也用心,因此只在生命的外围打转,事情或许有进展,但你和身边的人生命都无滋润,无成长,所以心一定累。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呢?
因为你一直帮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人都好了,就把事情都承担了,结果必然是你无事可忙。因为待人必须用心,你把心放在别人身上,自然生出慈悲和智慧。因为脑只会“反射”,心却会“共振”,常用心于人,你会在周遭创造出高振动的“心频”,回头也会带动自己。所以,把重心放在“人”上,或许也可能忙,但绝不会累。
如果你也觉得累,有两个建议:
第一,从现在开始,在每一件事情当中,尽量去看其中的“人”,而不是事。
第二,越累就越该立即停下来抽离工作,学习人生。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东方企业家。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