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能判免于刑事处罚吗 (一)

答对于渎职能否判免于刑事处罚,答案并非一概而论,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满足法定条件,如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法律依据来自《刑法》第三十七条,此规定指出,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同时可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等措施。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进一步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或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有相关罪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则根据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应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处以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若存在其他法律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
玩忽职守和渎职罪能不能免于起诉 (二)
答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被认定触犯了玩忽职守罪,通常情况下是无法避免起诉的。
然而,对于以下几种情形,法律给予了免于起诉的豁免权:
首先,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到的情节极其轻微且所造成的危害微不足道,无法构成犯罪,则不应对其进行起诉;
其次,若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亦可免于起诉;
再次,若依据特殊法令得到了免除刑罚的批准,罪犯也可以免于被起诉;之后,若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属于应当由当事人自行诉说的犯罪,但在未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在提起诉讼后又撤销的情况下,同样不会对行为人进行起诉;紧接着是在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时候,由于无法再进行司法程序,故也无法继续进行起诉;
最后,倘若存在法律上规定属于免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情形,那么同样会予以豁免。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任何可能危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甚至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公共财物或是集体财产,侵犯个人私有财产,侵犯个人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其他相关权益,以及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违法行为,只要按照严格的法律标准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那么这些行为统统都应当被视为犯罪。
尽管如此,如果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严重并且微乎其微,尚不足以被认为是犯罪的话,那么并不会被起诉。
一正科级公务员被法院判玩忽职守免予刑事处罚后,党纪应给什么处分? (三)
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条: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党章》中明文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因此,对于已经生效的司法判决,各级纪委应无条件遵照,无需再调查,只需把司法判决的定罪直接用来党纪定性。至于如何量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纪律处分条例》第四章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因此,对定罪免于刑事处罚的党员,不一定要开除党纪的。尺度掌握在纪委常委会或党委手中。
玩忽职守罪免于刑事处罚会丢工作吗 (四)
答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就不必开除公职,不会丢工作。 玩忽职守罪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按中国 刑法 属于 渎职罪 。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玩忽职守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