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强戒二年出来,签了社区戒毒,如果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一)

我刚强戒二年出来,签了社区戒毒,如果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最佳答案警方责令社区戒毒的,未到社区报到,可以视为拒绝社区戒毒,依法可以对吸毒进行强制戒毒,为期二年。

根据《禁毒法》规定,第三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第三十八条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案例:

社区戒毒后逃避尿检瘾君子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

人民网鄂州6月28日电男子吸食麻果后被责令社区戒毒,但其多次逃避尿检,严重违反了社区戒毒协议。6月28日,湖北鄂州警方办结首例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案件,吸毒男子被依法强制隔离戒毒2年。

2014年5月7日,丁某因吸毒被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分局汀祖派出所行政拘留,2015年9月18日,丁某因吸毒被汀祖派出所责令社区戒毒并签订了《社区戒毒协议》。6月27日,丁某因吸毒被汀祖派出所查获并行政拘留。

自今年1月10日开始,丁某接到汀祖镇中心戒毒社区尿检通知后,3次拒不按时检测,并变更联系方式逃避。汀祖派出所民警上门做丁某家属工作,发现丁某还在未取得同意的情况下,外出离开鄂州累积超过30天。

“丁某长期呆在黄石,有时还到广西、深圳打工,他不接受尿检还因为他仍在吸食麻果。”汀祖派出所民警胡冠介绍,根据社区戒毒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所在县(市、区)3次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第三十八条第三款“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6月28日,丁某被送往鄂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其被依法强制隔离戒毒2年。

不去社区戒毒后果会怎么样 (二)

最佳答案1. 如果你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根据相关法规,你可能会被送往强制戒毒所接受两年的强制戒毒。

2. 不履行社区戒毒协议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能导致你遭受更严格的出行管控,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3. 《戒毒条例》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地方政府公安机关有权发出社区戒毒决定书,要求其接受社区戒毒。

4. 社区戒毒人员应在收到决定书后的15天内到指定机构报到。未按要求报到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者,将被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5. 在社区戒毒期间,若社区戒毒人员逃避或拒绝接受三次检测,或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三次且累计超过30天,将被视为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6. 若社区戒毒人员拒绝接受戒毒或再次吸食注射毒品,以及严重违反戒毒协议,相关工作人员需向公安机关报告。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接受社区戒毒的人员需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戒毒协议,并定期接受检测。

8. 对于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禁毒法》的规定,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9. 对于那些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严重吸毒成瘾者,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10. 吸毒成瘾人员如果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戒毒。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表现形式 (三)

最佳答案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表现就是不配合社区戒毒监管

【拓展资料】

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指出,把乡镇(街道、社区)政府作为基层开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体,并确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几种戒毒形式,而社区戒毒将成为戒毒的主阵地。

搞好社区戒毒工作,社区需整合力量,与戒毒人员签定协议书,对每个社区戒毒人员成立由家属、社区干部、公安以及卫生、民政部门人员组成的监护小组,期限为3年。

公安人员将随时对戒毒人员实行尿检,对于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有关部门将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纳入低保等方式给予帮助。如不配合社区戒毒,将解除戒毒协议,由公安机关实行强制戒毒。折叠

根据我国《禁毒法》的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2.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3.对签订社区戒毒协议的人员,不收押,不限制人身自由。

4.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5.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6.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7.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对于接受社区戒毒的人员,不影响其工作,不影响其家庭生活,不给予任何处分,不在档案里做任何记载。充分尊重了吸毒人员的人格,也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教育和挽救

社区戒毒没去报到会怎样 (四)

最佳答案1. 法律后果明确:未能按约定到社区报到,违反了社区戒毒协议。根据相关法规,这可能被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从而导致法律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公安机关可依此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期限为两年。

2. 强制措施:如果吸毒成瘾者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将依法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这种措施不会取消对个人的管控,反而可能对个人的出行自由造成限制。

3. 法律条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列出吸毒成瘾人员可能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情形,包括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继续使用毒品、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以及经过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使用毒品。

4. 自愿与强制:对于那些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戒毒。

5. 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七条,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执行一年后,根据戒毒人员的状况,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提出提前解除意见,报批准机关审批。若需要延长戒毒期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需提出延长意见,报批准机关审批,最长延长期限为一年。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朱某(女)拒不接受社区戒毒,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2年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皮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