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最新不起诉案例

帮信罪最新不起诉案例

### 帮信罪最新不起诉案例深度剖析

一、帮信罪定义及法律依据

帮信罪定义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以及“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帮信罪的入罪标准及“情节严重”的认定条件。

二、最新不起诉案例解析

案例一:证据不足,无法证实明知故犯

案例概述:被告人白某某被指控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现有证据仅为言词证据,无其他实物证据印证,无法证实白某某主观上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而提供帮助,决定对其不起诉。

分析:此案例体现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检察机关遵循疑罪从无原则,作出不起诉决定。

案例二:支付结算金额未达标,情节不严重

案例概述:丁某某被指控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但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在案证据不能证实丁某某提供的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认定其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决定对其不起诉。

分析:此案例表明,支付结算金额是判断帮信罪情节是否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案例三:自首、退赃,认罪态度良好

案例概述:董某某实施了帮信罪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自首情节,已积极退赔非法所得,系初犯、偶犯,认罪态度较好,自愿认罪认罚。检察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对其不起诉。

分析:此案例展示了自首、退赃、认罪认罚等情节在量刑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三、全文总结

帮信罪作为新型网络犯罪罪名,其发案数量持续高位运行,对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通过深入剖析最新不起诉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证据不足、情节轻微、自首退赃等因素均可成为影响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的重要因素。这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严谨,也彰显了司法机关在打击网络犯罪中的智慧与担当。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帮信罪的司法实践将更加成熟和理性。

涉嫌帮信罪警察可以不起诉吗 (一)

贡献者回答对于一些涉及到“帮信”罪行的案件来说,存在不起诉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帮信罪即因涉嫌协助或鼓励网络信息犯罪活动而被提起诉讼的行为。这一类犯罪中,受害人通常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被告人可能为这些违法者提供了互联网连接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网络存储服务、通讯传输服务等技术上的支持;或者提供了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便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帮信罪并非所有情况下都会被起诉,只有在情节较为严重时才会构成犯罪。因此,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仅属轻微,那么他们仍有可能获得不起诉的处理结果。

帮信罪初犯可以争取不起诉吗 (二)

贡献者回答律师解答:可以。帮信罪初犯可能会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处罚金,具体判多久要看案情,也有可能会从轻处罚,如果情节轻微或者有自首情节也有可能不起诉。

根据刑法规定,帮信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法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1)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的;

(3)违法所得一万元的;

(4)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5)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帮信罪2000元一般会判多久 (三)

贡献者回答一般情况下不会判处有期徒刑单性,罪获利2000元,如果认罪态度好,犯罪情节轻微是可以不进行起诉处理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只需要进行行政拘留以及罚款即可。帮信罪在处罚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一、帮信罪获利两千元会判多久

帮信罪获利2千至3千,不构成刑事犯罪,应当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进行少判。

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二、帮信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一)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

(二)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

(三)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

(四)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

(五)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

(六)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

(七)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或者是帮助同时交易的价格或者是方式明显异常就可以认定为帮助网络信息犯罪,如果获利金额只有2000元,并且情节不严重的话那么只需要进行行政处罚即可,一般是处以拘留以及罚款,不会被判处有期徒刑。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

帮信罪如何争取检察院不起诉 (四)

贡献者回答为了争取检察院对“帮信罪”的不起诉处理,当事人需要与检察机关沟通,讨论其是否构成犯罪、情节轻重、证据状况和违法所得等问题。不起诉的情形包括:

1. 法定不起诉:若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经特赦令免除刑罚,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起诉决定。

2. 存疑不起诉:若补充侦查后,证据仍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起诉。但如果发现新证据,符合起诉条件,可以提起公诉。

3. 酌定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如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等,人民检察院可以不起诉。

具体到帮信罪,不起诉的情况可能有:

1. 涉案金额未达到犯罪标准;

2. 非法获利未达到一定数额;

3. 仅帮助一人支付结算;

4. 支付结算的款项非犯罪所得证据不足;

5. 主观上不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

6. 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7.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

8. 退赔受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

9. 在校大学生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

10. 民营企业家退缴违法所得。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量刑标准包括:

1.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具有特定情形,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但需有相反证据。

3.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具有特定情形,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内容旨在提供帮助,如有进一步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2023年帮信罪最新不起诉规定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皮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