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取消是由谁决定

### 低保户取消资格的决定主体及详细流程
在当今社会,低保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一些低保户可能不再符合低保条件,此时就需要取消其低保资格。那么,低保户取消是由谁决定的呢?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决定主体及其相关流程。决定主体
低保户取消资格的决定主要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具体来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会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和调查。一旦发现低保户不再符合低保条件,他们将及时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终止或变更审批表》,并将变化信息录入相关救助系统,为其办理低保金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这一审批表随后会经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低保审核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上报至区(县)民政局进行最终审批。取消低保资格的详细流程
1. 初步审核与调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会定期对低保户进行家访或电话回访,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或疑似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情况,他们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2. 填写审批表:在确认低保户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会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终止或变更审批表》,并详细记录低保户家庭状况变化的原因和依据。3. 上报审批:审批表经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低保审核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会上报至区(县)民政局进行最终审批。区(县)民政局在收到审批表后,会进行复核和确认,以确保审批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4. 书面通知与说明理由:对于不符合条件而被终止低保的家庭,区(县)民政局会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送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停发决定书》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停发决定书》,并书面告知低保户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取消资格的具体原因和依据。同时,还会收回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5. 存档与备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终止或变更审批表》应与原始档案一同存档备查,以确保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取消低保资格的常见原因
低保户取消资格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好转、拥有机动车或经营性房屋、从事经营活动、购买商品房或高档消费品、子女毕业就业、因病致贫已治愈、获得大额赔偿等。此外,虚报隐瞒收入、提供虚假证明、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公益性劳动等行为也会导致低保资格被取消。综上所述,低保户取消资格的决定是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的。他们通过严格的审核和调查流程,确保低保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他们会及时通知并说明取消资格的具体原因和依据,以确保低保户的权益得到保障。对于低保户取消是由谁决定,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