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先起诉还是先吊销驾照 (一)

醉驾先起诉还是先吊销驾照

醉驾由交警部门立案侦查完毕后,就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后,就会将判决书副卷同时送达交警部门,交警部门凭判决书,就要吊销驾驶员的驾照。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危险驾驶罪应处拘役。再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追诉时效为5年。但是,只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不管过多少年,只要犯罪嫌疑人还活着,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1、提请批准逮捕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最长7日内会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结伙、流窜作案的,最长30日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2、移送审查起诉

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需要在两个月内移送检察院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的,一般会取保候审,期限为12个月,也就是12个月内需要移送审查起诉。

醉驾移交检察院的程序是什么?

1、醉酒驾驶机动车是犯罪行为,公安机关除进行治安处理外(如吊销驾驶证,罚款等),还要以危险驾驶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2、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公安机关需要依法立案侦查,侦查结束后,要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判处刑罚。

醉驾怎么处罚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主要是因为酒后驾车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行政:酒精吹气80属醉驾,扣十二分,罚款2000左右,五年禁驾。80以下属酒驾扣十二分,加罚款1000左右。刑事:血液检测酒精含量80醉驾即涉嫌危险驾驶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无严重事故都是取保候审判缓刑,也不会被刑事拘留。够格的话行政刑事都要处理,不能免除。

对于要移交到人民检察院的醉驾案件,一般都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以危险驾驶罪来定罪量刑的,程序上与吊销驾驶证无关,所以在检察院审查后,如果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足有效的,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醉酒驾驶人的刑事责任,并判处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妨害安全驾驶罪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 (二)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这是醉驾行为免于刑事处罚的首要条件。如果醉驾行为的情节显著轻微,且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大,那么该行为可能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醉驾行为已经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那么将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条件通常不适用于醉驾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因为这类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往往较长或者不受时效限制。

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除了上述两种情形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还存在其他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且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等。然而,这些情形在醉驾案件中较为罕见。

需要注意的是,醉驾行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即使符合上述某些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醉驾者仍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以及其他法律后果。因此,建议广大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勿酒后驾车。

醉驾判刑多久过追溯期 醉驾追溯时效一般是多久 (三)

醉驾的追溯时效一般是5年,且醉驾判刑后不存在“过追溯期”的说法,因为一旦判刑,即代表案件已经经过审判并有了结果。具体解释如下:

一、醉驾追溯时效

醉驾追溯时效为5年,这是指对于醉酒驾驶的行为,如果在5年内没有被发现或未被立案侦查,那么之后通常就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效期限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比如案件已经被立案侦查或者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况下,时效期限的计算会有所不同。

二、醉驾判刑后的追溯问题

一旦醉驾行为被判刑,即代表该案件已经经过了法院的审判,并有了明确的判决结果。此时,就不再存在“过追溯期”的问题。因为追溯时效是针对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而言的,而已经判刑的案件,其犯罪行为已经被确认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三、刑法中的追诉时效

我国刑法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规定了不同档次的追诉时效。这些时效期限是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的。然而,这些时效期限主要适用于未被立案侦查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对于已经判刑的案件,追诉时效不再适用。

综上所述,醉驾的追溯时效为5年,但一旦判刑,即代表案件已经审判并有了结果,此时不再存在追溯时效的问题。

醉驾立案后多久移交检察院 (四)

醉驾交警通常情况下7天就会移交检察院,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当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了,在相关的案件公安机关查明完毕之后,一般在7天之内进行移送,接下来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流程的处理。醉驾立案条件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此罪的,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

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醉驾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皮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