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网络主播卖假货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2、主播卖假货判刑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网络主播卖假货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

答网络主播卖假货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还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是违法行为,销售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很多主播都有选品团队,负责商品选择和品质把控,他们是有产品审核的义务。如果主播推荐的商品是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主播要承担连带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应该三倍赔偿消费者,而且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比如辛巴直播间卖过的燕窝就引起了热议,厂家在给主播的宣传资料里夸大了产品的成分,把燕窝味饮品包装成了小罐燕窝,众多消费者不知真相拍了上万单。后来有消费者收到货后对产品产生质疑,认为买来的燕窝实际就是高价白糖水。事情愈演愈烈,辛巴团队出面回应,态度比较强硬,他们认为团队完全是按照已有的资料宣传,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本不可能作假。
辛巴回应后有打假博主拿问题燕窝做了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辛巴团队确实夸大了产品作用,属于虚假宣传。证据确凿,辛巴团队也知道自己被厂家坑了,又重新发了声明。新一篇声明态度比较诚恳,指出厂家自事情发生后一直逃避问题,所以辛选团队承担起消费者退货退款的事情,用退一赔三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还找了高校研究所合作,承诺以后一定严格把控品质,请求大家监督。
网络主播是新兴职业,直播带货也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对于主播的税收以及带货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直播平台多、用户多,监管起来也比较麻烦。作为消费者一定要学法、懂法会用法,一旦权益受到损害,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主播卖假货判刑吗? (二)
答主播卖假货会判刑。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构成欺诈行为:主播作为销售者,如果明知是假货而故意销售,这种行为就构成了欺诈,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面临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销售者若故意销售不合格商品或假冒伪劣商品,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即被判刑。已有案例警示: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已有不少主播因销售假货而被判刑。例如,有知名主播因销售大量假冒名牌商品,被法院认定为销售伪劣商品罪,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些案例警示了其他主播,销售假货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严重的法律问题。
因此,主播在直播销售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把控商品质量,确保所售商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免触犯法律并受到相应的制裁。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直播带假货可判刑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