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偷税漏税罪的定义与行为表现
- 二、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
- 三、偷税漏税罪的刑事处罚
- 四、实际案例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偷税漏税罪会判刑吗

一、偷税漏税罪的定义与行为表现
偷税漏税罪,在现行法律中,通常被界定为逃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偷税漏税的具体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
二、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
关于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是偷税数额在一万元,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二是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又偷税的。这些标准明确了偷税漏税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偷税漏税罪的刑事处罚
对于偷税漏税罪的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具体来说: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多次实施偷税漏税行为,未经处理的,还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纳税人在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的,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一规定也有例外,即如果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即便补缴了税款和滞纳金,仍将面临刑事处罚。这一规定旨在给予纳税人补救机会的同时,也对屡教不改的偷税漏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四、实际案例分析
以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逃税案为例,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郑某某安排公司财务人员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共计127万余元,年度逃避纳税税款比例高达80%至97%不等。在税务机关多次下达追缴通知后,被告单位仍未补缴税款。最终,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法院以逃税罪判处被告单位罚金,被告人郑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未补缴税款责令追缴。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偷税漏税行为的严重后果。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偷税漏税罪是会判刑的,其刑事处罚的严厉程度取决于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和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因此,企业和个人在纳税时应严格遵守税收法规,如实申报纳税信息,避免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偷税漏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维护国家税收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偷税漏税罪会判刑吗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皮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