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中毒,这一听起来就令人闻之色变的病症,其毒作用机制复杂而严峻。钡离子,作为导致中毒的“罪魁祸首”,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对肌肉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兴奋作用。它不仅影响平滑肌、骨骼肌,更对心肌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更为棘手的是,钡离子还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发低钾血症,进一步加剧病情的恶化。因此,了解并防范钡中毒,对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1、钡中毒毒作用机制
- 2、钡中毒的介绍
- 3、氯化钡危险性质
本文目录导航:
钡中毒毒作用机制 (一)

优质回答金属钡在通常情况下是无毒的,但其化合物的毒性与其溶解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可溶性钡化合物,如氯化钡、硝酸钡和醋酸钡,它们具有剧毒。尽管碳酸钡看似不溶于水,但一旦进入人体,会与胃酸反应转化为氯化钡,同样具有毒性。相比之下,硫酸钡由于不易溶于酸,被认为是无毒的。 氯化钡的毒性表现为,口服摄入0.2至0.5克可能导致中毒,而致死剂量则在0.8至0.9克之间。其毒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肌肉的刺激和兴奋。大量钡离子进入体内,会过度影响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引发心脏活动异常,如心跳加速、传导阻滞,甚至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和心脏停搏。同时,钡离子还会激活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此外,胃部平滑肌兴奋可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加速,可能引发流产,骨骼肌则会出现抽搐和颤动,最终导致麻痹性瘫痪。
值得注意的是,钡中毒可能引发钙离子转移,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血清钾降低,形成低钾血症。因此,理解和控制钡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摄入量对于预防钡中毒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钡中毒多为误服引起,胃酸能促进某些钡化合物溶解。钡在各器官有少量沉着,以骨中含量最多,骨中钡有一部分可转变为不溶性的硫酸盐。钡中毒初期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刺激症状。以后也可能产生麻痹,并有面部青紫,四肢发冷、出冷汗、肌肉震颤、抽搐、舌肌及咽喉麻痹而发生语言障碍。
钡中毒的介绍 (二)
优质回答钡(Ba)为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只有可溶性钡盐才能引起急性中毒。钡及其化合物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受损的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静脉用药致死。血液里的钡离子在24小时内大部分迅速转移到肌肉和骨骼,之后肌肉内钡逐渐减少,骨骼中逐渐增高,蓄积量可达吸收总量的65%。钡主要经粪便和尿排出,母体内的钡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进入胎儿、乳儿体内。钡离子对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均能产生过度的刺激和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低钾血症。口服氯化钡中毒剂量为0.2~0.5g,致死量为0.8~0.9g。钡中毒早期表现为胃肠刺激症状。以后也可能产生麻痹,并有面部青紫,四肢发冷、出冷汗、肌肉震颤、抽搐、舌肌及咽喉麻痹而发生语言障碍等。
氯化钡危险性质 (三)
优质回答化学品名称:氯化钡 化学品英文名称:barium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799 CAS No.:10361-37-2
分子式:BaCl2 分子量:208.25
有害物成分:氯化钡 含量≥98.0% CAS No.10361-37-2
健康危害: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接触高温本品溶液造成皮肤灼伤可同时吸收中毒。静脉注射造成机体心律失常因为氯化钡可以增加蒲肯野纤维的钠离子内线电流,使其4期自动去极化变快,自律性增高,引起室性心律失常。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 环境危害:本品不燃,中等毒。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中等毒。
氯化钡中毒症状:氯化钡是有毒物质。可引起大脑及软脑膜的炎症。中毒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同时伴有出血及水肿;抑制骨髓并引起肝脏疾患,脾硬化。经口中毒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脉搏坚实而无规律、呼吸困难等。食入0.2~0.5g可引起中毒,致死剂量为0.8~0.9g。如发现中毒,速服硫酸镁或硫酸钠,采取洗胃、灌肠、催吐等措施。对口服中毒病儿,立即探咽导吐;或插入胃管,速将钡剂吸出,并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如无呼吸抑制,也可用硫酸镁),直至澄清为止;继给牛奶、生蛋清等。同时将硫酸钠(或硫酸镁)10~30g(根据年龄调整剂量)溶于100~250ml水中,1次灌入胃内(或在洗胃前内服1次),1小时后酌情重复1次,使与可溶性钡盐形成不溶性的硫酸钡。严重中毒病例可用10%硫酸钠溶液5~10ml由静脉徐缓注入,每隔15~30分钟1次,直至症状减退,病情好转时改用5%硫酸钠100ml口服,每日2次。如无静脉注射的硫酸钠溶液,可用5%~10%硫代硫酸钠溶液按10~20mg/kg静脉注射或肌注,每日1~2次。解毒药物中还可酌用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或青霉胺等,但疗效都不如硫酸钠确切。在中毒过程中,根据缺钾情况,适当补钾甚为重要。必要时供氧和进行人工呼吸。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腐蚀性物质,潮湿环境下能腐蚀某些金属。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钡、氯气。稳定性:基本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3。包装类别:Ⅰ。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ERG指南:154 ERG指南分类:有毒和/或腐蚀性物质(不燃的)。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钡。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灭火剂:水、泡沫、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0.3。TLVTN:OSHA 0.5mg[Ba]/m3; ACGIH 0.5mg[Ba]/m3。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硫酸钡比色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防腐蚀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 特级≥98.0%;一级≥97.0%;二级≥95.0%。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无臭。pH:7。熔点(℃):965。沸点(℃):1560。相对密度(水=1):3.8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有α型和β型。α型为无色单斜结晶,β型为无色立方结晶。密度:(α型)3.856g/cm3;(β型)3.917g/cm3。熔点(α型)962℃(转变成立方结晶);(β型)963℃。沸点1560℃。溶于水,微溶于盐酸、硝酸乙酸、硫酸,极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乙醇。主要用途:制造钡盐的原料。也用作杀虫剂、人造丝的消光剂及制造色淀等钡颜料。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禁配物:酸类、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无资料。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118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生理反应:低浓度氯化钡溶液即可使小肠平滑肌发生强直收缩。 生态学资料:(无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61021。UN编号:1564。包装标志: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外塑料桶(固体);塑料桶(液体);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扩展资料
BaCl2 、 式量208。剧毒,熔点925℃,沸点1560℃,相对密度3.85624,溶于水,微溶于盐酸和硝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易吸水,需密封保存。作分析试剂、脱水剂,制钡盐,以及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氯化钡口服中毒到死亡过程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皮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