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软土地基路基施工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

软土地基软土地基路基施工处理的基本方法

最佳答案在公路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堆载预压法:该方法在工程前施加大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工后沉降。经过预处理后,地基不会产生大沉降。利用路堤填土作为堆载,成本较低。施工时应采用分层分级施加荷载,控制加荷速率,避免地基发生剪切破坏。该方法原理成熟,施工简单,无需特殊设备。

二、真空预压法:通过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铺设不透气的密封膜,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气压差,地基不会发生剪切破坏。这种方法不需堆载,缩短了预压时间,省去了大量材料和设备。

三、反压护道法:在道路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以达到路堤稳定。它主要起抗滑平衡作用,高度一般为路堤填土高度的1/3~1/2。这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有效,但土方量大、占用土地多。

四、水泥土搅拌桩法:利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与软土搅拌,生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地基。方法施工快,设备轻便,便于移动,土方量大。

五、换填垫层法: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他稳定材料。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一般为2~3m,若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增加工程成本。

六、强夯法:适用于孔隙较大、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重锤夯实使土体孔隙压缩,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土体迅速固结,地基承载力提高。

七、加筋路基法:对于沉降量不大的路堤,采用土工布垫隔,限制软基和路基的侧向位移,增加侧向约束,降低应力水平,提高路基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土工布覆盖摊铺,提高路基刚度,维护边坡排水,增加地基稳定性。

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还要注意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避免对地面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避免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路基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二)

最佳答案路基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换填垫层法:

简介: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

深层密实法:

简介: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排水固结法:

简介:在软土地基上加压并配合内部排水措施,以加速软土地基的排水过程,从而加快软土的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化学加固法:

简介: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的化学反应和固化作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

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软基处理场景,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基条件综合考虑。

路基处理之抛石挤淤 (三)

最佳答案路基处理之抛石挤淤

抛石挤淤是指用片石投入软土中,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淤泥挤出,以提高地基强度的措施。以下是关于抛石挤淤的详细解答:

一、抛石挤淤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抛石挤淤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向软土中抛投片石,利用片石的重量和挤压力将淤泥挤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特点: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无需抽水、清淤、换填,方法简单,操作易行,适用于多种软土地基情况。二、抛石挤淤的适用条件

积水洼地:如湖塘、河流等常年积水且不易抽干的区域。软土特性:适用于表层无硬壳、软土液性指数大、厚度较薄(一般小于3m)且能使片石沉达底至下卧硬层的情况。当软土厚度大于3m时,应慎用该处理方法。三、抛石挤淤的基本要求

石料选择:所用石料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规格不宜过小,通常情况下石料直径宜不小于300mm。抛填顺序:当软土地层平坦,横坡缓于1:10时,应沿路线中线向前呈等腰三角形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抛填至全宽,将淤泥挤向两侧。

当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渐次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形成不小于2m宽的平台顶面。

后续处理:当抛石高出水面后,应采用重型机具碾压密实,然后铺设反滤层,再进行填土压实。四、抛石挤淤的施工过程

(注:具体施工过程因工程实际情况而异,以下仅为一般性描述)

准备阶段: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物,准备好所需的石料、机具等。抛石阶段:按照预定的抛填顺序和石料规格,向软土中抛投片石,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挤淤效果。碾压阶段:采用重型机具对抛石层进行碾压,确保抛石层密实。反滤层铺设:在抛石层上铺设反滤层,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淤泥再次侵入。填土压实:在反滤层上铺设填土,并进行压实处理,形成稳定的路基结构。五、抛石挤淤的计价与定额应用

计价情况:概预算定额中都给定了抛石挤淤定额。预算定额将抛石挤淤按人工和机械分别编制,而概算定额则综合了人工和机械抛填。在估算指标中,石料垫层定额综合了所有垫层和抛石挤淤,但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该项指标,建议套用概算定额计价。定额说明及套用定额注意事项:定额综合考虑了反滤层的消耗,使用定额时不得另行计算。如果设计中对反滤层有特定要求,建议进行计算、比较,并视情况调整石渣消耗量或套用垫层定额。

定额中每1000m³片石消耗量为1100m³,已综合考虑挤密及损耗因素。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设计有要求,建议按设计执行;如果没有要求,建议考虑部分人工抛填,参照概算定额,按20%计算。

六、图片展示

(抛石挤淤示意图,展示了抛石挤淤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效果)

(定额应用分析图,展示了抛石挤淤在不同定额中的计价情况和应用建议)

综上所述,抛石挤淤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多种软土地基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在计价和定额应用方面,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路基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四)

最佳答案在软土层地区,地表通常有一层1~3m厚的硬土层,这一层的土层强度比较高,在一般民用建筑中,会使用该层土基作为施工的基础。对于软土地基可以在坑底设计标高留有20~40cm的土层中铺设一些粗砂和瓦片等材料进行处理。对于存在的不均匀地基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和建筑结构类型,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比较之后,从中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1)当需要建造的建筑物之间的轻重悬殊比较大时,需要重视先重后轻或者是先高后低的一种施工原则,能够减少一定的沉降差。

(2)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一种施工,当建筑物的体重过大或者是沉降过大时,通过对地基进行混凝土浇筑能够减轻建筑物的沉降程度。

(3)对于一些活载较大的建筑物,在施工之前需要控制好预压,先使地基预先进行沉降,也就会减轻施工之后的不均匀沉降。

(4)当地基挖到一定程度时,在淤泥质的地基上开挖基坑时,不能够扰动土原有的现状,需要保留一部分的原状土层,用一些砂石、碎石进行填埋,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固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还需要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能够减轻部分沉降,当建筑物的荷载量比较大时,需要在施工期间先完成部分沉降,然后对一些轻或者是低的部分进行施工,这样能够减轻部分沉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沉降。

软土地基处理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大的非常规工程,必须精心组织施工,并注意以下环节:

①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监理。在软土地基处理开始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明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技术交底最好为示范处理,边干边讲,效果良好。施工处理中有专人跟班,负责质量监理。

②做好监测工作。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有计划地进行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数据来指导下一阶段地基处理工作,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平。

③处理效果检验。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后,经必要的间隔时间,采用多种手段检验地基处理的效果,同一地点地基处理前后定量指标发生的变化加以说明,以便指导工程实施。

软土地基施工的具体处理方法? (五)

最佳答案一、施工案例分析

1. 工程背景

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河北省境内,全线经过详细勘察和试验,查明路线穿越区的特殊土(包括盐渍土、软土、软弱土)的分布规律以及不良地质(砂土液化)的分布特点和液化等级类型。通过勘察、土工试验成果、标准贯入试验的综合分析整理,结合静力触探,统计显示路线穿越区的软土、软弱土呈两种类型分布:连续区段分布和呈透镜体状的不连续区段分布。

2. 处理方案

针对软土、软弱土,采用以下处理措施:

(1)砂垫层+土工格棚+堆载预压,主要针对一般控制段;

(2)砂垫层+土工格栅+竖向排水体+堆载预压,主要针对一般控制段;

(3)土工格栅+深层水泥土搅拌桩,主要针对桩基础两侧及箱形基础下部及两侧沉降主控制段及次控制段;

(4)强夯置换法,主要针对非饱和状态软弱土段桩基础两侧及箱形基础下部及两侧沉降主控制段及次控制段。

二、设计标准

根据全线软土、软弱土分布区段桥涵构造物基础类型不同,划分为三个类型控制区段:

(1)沉降主控制段:桩基础构造物桥台两侧各30米区段,工后沉降容许值不大于10cm;

(2)沉降次控制段:箱型通道及涵洞两侧20米区段,工后沉降容许值不大于20cm;

(3)一般控制段:其他区域,工后沉降容许值不大于30cm。

三、软基处治方案

1. 砂垫层的设计标准:中砂及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宽度适当大于路堤底宽,厚度0.5米,铺设土工格栅;

2. 袋装砂井的设计标准:直径7cm,井间距1.2米,深度穿透软土、软弱土层;

3. 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标准:桩径0.5米,桩间距1.0-1.4米,水泥掺入量为加固土体质量的15%,水灰比0.5;

4. 强夯置换法的设计标准:级配碎石,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30%,含泥量要求小于10%,夯锤质量为5~10t,落距采用10米;

5. 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机理: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6. 预压路堤工程:分级加荷,每级加荷的稳定性依赖于前一级预压后强度的提高,大部分沉降在施工期完成,减小工后沉降。

四、地基处理目的

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包括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质特性。

五、施工原则

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的时间施工。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开槽施工。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路面软弱地基加工工程承包的信息了解不少了,皮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