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规定 (一)

优质回答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规定是两年。具体规定如下:
著作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若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且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自权利人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
专利权:根据《专利法》第六十八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情况,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同样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
若知识产权被侵权,可采取以下途径解决:
行政保护途径: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侵权行为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国家版权局、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对侵权行为进行行政调处或行政处罚。
司法保护途径:可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提起诉讼应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条件。
知识产权诉讼有哪些不同种类 (二)
优质回答知识产权诉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种类: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涉及对知识产权的非法使用或侵犯的诉讼。知识产权归属诉讼:关于知识产权所有权或权益归属的争议诉讼。知识产权合同诉讼:因知识产权相关合同的履行、违约或解释而产生的诉讼。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
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具体行政行为或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的诉讼,主要涉及对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决定或行为的不满。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
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诉讼,如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侵犯著作权罪等,这些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
知识产权仲裁:
一种替代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仲裁机构对知识产权争议进行裁决。这种方式通常更加灵活和高效,适用于双方愿意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情况。
各类知识产权诉讼在适用法律、程序和救济措施上有所不同,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争议的性质、双方意愿以及法律规定。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哪些 (三)
优质回答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这类诉讼主要涉及对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侵权行为进行法律追究,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知识产权归属诉讼:当知识产权的归属存在争议时,相关权利人会提起此类诉讼,以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权。知识产权合同诉讼:涉及知识产权的合同纠纷,如专利许可合同、商标转让合同等,当合同双方因合同条款或履行问题产生争议时,会提起此类诉讼。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
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当知识产权权利人不服国家行政机关关于知识产权的行政裁判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对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等方面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时,也可提起行政诉讼。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对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满或认为其执法不当的,同样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
这类诉讼主要针对严重的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如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等。当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时,相关权利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依法提起公诉。
三种诉讼类型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民法典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几年 (四)
优质回答民法典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以下是关于该诉讼时效的详细说明:
基本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起算时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一旦权利人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并确定了侵权人,诉讼时效期间就开始计算。最长保护期限:虽然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这是为了平衡权利人的保护需求和法律秩序的稳定性。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权利人因正当理由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多久? (五)
优质回答知识产权中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以下是关于该诉讼时效的详细解释:
起算时间:诉讼时效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连续或断续侵权行为:对于超过二年起诉的连续或断续的侵权行为,如果起诉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且专利权仍在有效期内,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支付起诉之日前推算二年内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发明专利临时保护: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他人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情况,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同样为二年。起算点为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如果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则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了上述关于侵犯专利权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知识产权诉讼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皮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