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一)

贡献者回答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与《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如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知识产权法是设权模式,类物权模式,是保护财产,反不正当竞争是侵权模式,是禁止行为;设权模式是事前的,积极的,普遍的,反不正当竞争是个案的,事后的,消极的。联系是设权模式与反不正当竞争可以相互转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法律制度 (二)
贡献者回答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础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6.知识产权的法务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三)
贡献者回答知识产权的法务管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知识产权的申请与注册:
确保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及时向相关机构提交申请。确保所申请的知识产权符合法律要求,如专利需要详细描述发明内容、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维权:
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包括监测侵权行为、收集证据。采取法律手段,如发送警告信或提起诉讼,维护公司权益。
知识产权的交易与转让:
参与谈判和起草相关合同,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确定交易条件,处理许可和转让手续。
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
制定和完善合同管理流程,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查、修改和保管。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降低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的风险防控: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法律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监测法律法规的变化,提供合规建议,处理纠纷和诉讼。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有什么好处啊?公司想申报来着。越详细越好噢。 (四)
贡献者回答知识产权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荣誉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可以进行有偿转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润。因此对知识产权采取保护措施,制订积蓄方案,是防止其流失的重要手段。
一、 保护措施
第一是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受法律保护的特点。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法律对的特殊保护已有100多年历史。各国早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此外,各国法律还在刑法、民法、合同法、税法、金融法等有关方面予以特别规定。正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才有了高速的发展。在我国,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府部门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有效执法,既要进行舆论宣传,又要组织普法学习。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认识,逐步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我国已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评估指标体系和法规准则,当前现实条件下,企业应尽快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全面评估,使之量化,并且登记入账。
第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来自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二是来自消费者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三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采取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国家监察部门应成立企业经济监察机关和国有资产保全机关,建立国有资产流失举报制度,定期组织经济监察。企业内部应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个人责任制。资产评估机构、审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应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评估、核定、清算。
二、 积蓄措施
企业应针对本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积蓄方式,才能真正充分地利用知识产权。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应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 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一支成熟的企业家队伍。通过企业家自身学习,政府和社会帮助培训,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达到自省、自律、自控。通过考核实绩,重点考核资产保值增值,采取奖惩、升降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 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是经济效益之本,具有极高的知识产权价值。企业要走向市场,与国内外强者竞争,迫切需要实施名牌战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只有名牌才是一种最可靠的、最恒久的资产。
第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未来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法律已逐步放开知识产权投资比例。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比例,已突破我国原公司法20%的上限。
第四, 注重的保护。的保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企业一方面要及时、及早地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另一方面,对侵权得为要毫不留情,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处、打击、并且索赔。此外,企业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要有专门的机构、专职人员,而且应该是一批懂法律、懂技术、懂经济,会分析研究和开拓创新的人才。
相信关于知识产权是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什么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皮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