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一)

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贡献者回答随着铝元素的各种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依次发现,铝元素在生产生活上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因此我们也不得不重视铝对人体的各种危害,同时尽可能防止摄入过多的铝元素。那么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呢?重金属中毒的危害有哪些呢?今天倍领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中毒急救知识。

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1、明矾

某些食品中使用了含铝的添加剂,如油条、凉粉、粉丝、饼干等膨化食品。除此之外还有含铝的发酵粉等。例如,明矾即是十二水硫酸铝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其味酸涩,有毒,因其具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作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1、明矾作为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 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聚集在一起,粒子越聚越大,最终沉入水底,达到净水的目的。

2、明矾作为膨化剂 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若在面粉里加入小苏打后,再加入明矾,则会加快二氧化碳的产生,大大加快了膨化的。这样就可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就鼓起来,得到膨松可口的食品。

3、明矾作为药物 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保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

2、铝制品

由于铝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质量轻等优点,铝被人们制成各种餐具和容器,如铝锅、铝碗、铝勺、易拉罐、含铝的包装纸等。人们在使用它们时,一定量的铝元素会析出进入到食物中,长期使用导致人体内铝元素的聚集,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就是倍领安全网给大家介绍的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相信通过倍领安全网给大家带来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了解铝中毒。

磷化铝中毒救急措施 (二)

贡献者回答            磷化铝中毒救急措施

      在熏蒸过程中,为防止发生磷化铝中毒事故,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轻度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被污染的衣服,要用大量的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 口服50 %的葡萄糖水,并可用橡皮暖水袋促使四肢温暖。无特效解毒药,可对症治疗,注意保护心脏和肝脏。卧床休息;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在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应迅速送往就近的医院救治,并至少在医院观察24~48小时。

      在熏蒸过程中,如发生磷化氢中毒事故,按一下应急预案处理:

        1、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熏蒸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掉污染衣服,清洗皮肤尤其是暴露部位,注意保暖。

      2、误服中毒者洗胃、催吐、导泻,忌食油脂类食物或蓖麻油泻剂。

        3、轻度中毒者可口服50%葡萄糖水,咳嗽、胸闷时可内服镇咳药及氨茶碱。

        4、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在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应迅速送往就近的医院救治,静脉缓滴10%葡萄糖;保肝治疗;肺水肿、抽搐、呼吸衰竭要对症治疗,禁用吗啡类药。

      施药时如有头昏、刺眼、嗅到药味或其它不适感觉时,立即停止工作,向现场指挥报告后退出现场,清洗休息。不准在毒气中勉强坚持工作。

        滤毒罐在磷化氢浓度超过5000ppm时起不到防护作用。

磷化铝中毒有解药吗? (三)

贡献者回答磷化铝中毒实际上是磷化铝与水反应生成的磷化氢引起的毒性。磷化氢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现有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首先,患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安静卧床休息。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至少需要观察24到48小时。

其次,对于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呼吸状况。

对于重度中毒的患者,尤其是脑水肿或中毒性肺水肿的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必要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减少液体渗出,减轻水肿。

对于出现昏迷、抽搐等脑水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脱水治疗。常用20%的甘露醇200至400毫升(每公斤1到2克),快速静脉注射(15分钟内完成),每4至6小时一次。在必要时,可与50%葡萄糖注射液60至80毫升交替注射。重度患者还可以使用速尿进行静脉注射,以强化脱水治疗。

对于中毒性肺水肿患者,如果常规吸氧无法纠正低氧血症,可以考虑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间歇正压呼吸或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

明白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皮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