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家暴的孩子,会有什么性格缺陷? (一)

贡献者回答从小经历家暴的孩子性格上会有很多问题,他们自卑又敏感,冷漠无情,甚至有些会有暴力倾向。
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其实是会被潜移默化的,虽然他们憎恨曾经被家暴的过往,但是由于一直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们处理问题往往也会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
1、自卑敏感是常态经历过家暴的孩子会特别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稍微有哪里没有做好就遭到嫌弃,甚至被人暴力对待。他们的神经时时刻刻都绷得很紧,尤其是看到那种外形比较孔武有力或者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他们会从骨子里产生恐惧。在这种恐惧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他们谨小慎微到让人心疼的状态。这种感觉就像那些流量的小动物一样,生怕会受到伤害。
2、冷漠无情是对待他人的态度因为本身一直在遭受暴力虐待,他们已经有些麻木了,所以在看到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没有什么同情之心。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应该遭受苦难,这就是生命必须的过程。
这类人相对于那些童年幸福的人来说,他们更加冷漠无情,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苦难没有同情心。普通人看到的苦难在他们漠不关心,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连自己的不幸都搞不定,哪里有闲心去关心别人。
3、暴力是处理问题的方式虽然这些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后痛恨自己曾经遭受的一切,但是他们之后却也是最容易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在人生观形成的年龄段他们遇到的都是暴力手段,这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个暗示,这种办法简单直接,处理问题就是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虽然他们知道暴力的危害,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学到过其他的办法。暴力的手段可以让人屈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捷方便的方法了,这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
至于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这些孩子也许听说过,但是从来没见过,当然就更不会用了。
家庭暴力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就是一辈子的阴影,他们一生都会在这种反抗和不由自主的顺从中挣扎。虽然他们讨厌这样的行为,但是却不由自主地遇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这种行为。这种性格上的矛盾就是一种缺陷,而且是很难改变的缺陷。
被家暴还离不开的叫什么症 (二)
贡献者回答你所说的应该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是人质作为受害者,对绑架者产生依赖心理。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自于1973年发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真实案例:一名劫匪在持枪抢劫银行时中了警方的埋伏,随即劫持了一男三女,将他们扣押在保管库内。匪徒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在押的同伙,保证他们安全出境,否则将人质一个个处死。经过六天的包围,警方设法钻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同时作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离开保管库后,三名人质反而将劫持者围了起来,保护他不受警方的伤害,并拒绝提供不利于他的证词。一个女人还说她爱上了劫持者,等他获释后就嫁给他”。
从那时起,心理学增添了一种新病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
男性长期被家暴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吗? (三)
贡献者回答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男性可能会面临多种心理健康的挑战。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往往具有某些性格特征,比如性格上的顺从、内向,以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种情况需要我们零容忍家庭暴力,并鼓励受害者寻求外界帮助,包括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持续的家庭暴力经历可能导致男性受害者出现如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疾病会对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1.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持续的悲伤和痛苦,甚至有生活无法忍受的想法。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和盐酸帕罗西汀片。
2. 焦虑症:患者可能会经历紧张不安、无法控制的担忧,以及心率加快等症状。治疗焦虑症可能需要使用盐酸舍曲林分散片和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
3. 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对特定对象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甚至在人群中感到焦虑和紧张。治疗恐惧症可能包括使用劳拉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等药物。
如果出现这些心理疾病,受害者应当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自行用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严格遵守医嘱至关重要。
孩子目睹了家暴,会有什么心理阴影? (四)
贡献者回答孩子目睹家庭暴力可能会有以下心理阴影:
1. 心理创伤:孩子可能会感到恐惧和混乱,因为他们见证了不应发生的行为。这种经历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处理情绪,感到不安全,并可能持续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2. 行为变化:目睹家暴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胆怯、焦虑或攻击性。他们可能模仿他们所见的行为,或者因为恐惧而变得过于顺从。
3. 自尊心受损:经常目睹家暴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看法,感到自己无价值或不够好。这种自卑感可能会阻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自信心的建立。
4. 社交困难: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暴力而感到孤独和无助,难以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他们可能害怕被伤害或被误解,从而在社交中退缩。
5. 人格发展问题:长期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出现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在成年后继续影响他们的生活,如婚姻、育儿和友谊等。
6. 心理疾病:如果家暴经历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辅导,孩子成年后可能会出现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及时的支持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些挑战,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被家暴的心理疾病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皮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