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准予离婚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准予离婚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准予离婚的规定》

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文件,在离婚问题上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规范离婚程序,保障婚姻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兼顾社会的稳定和公正。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法典》中关于准予离婚的相关规定,以期为面临婚姻破裂的夫妻提供法律指导。

准予离婚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若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则应准予离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准予离婚情形:

1. 重婚或与他人同居:若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形成重婚关系或同居,严重侵犯了另一方的婚姻权益,经调解无效,法院应准予离婚。

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行为严重损害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在此情形下,法院在调解无效后应准予离婚。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赌博、吸毒等恶习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导致家庭经济破产、社会关系恶化。若一方有此类恶习且屡教不改,另一方有权要求离婚。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夫妻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表明双方已无法共同生活,婚姻关系已名存实亡。在此情形下,法院应准予离婚。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除上述情形外,如一方患有严重疾病久治不愈、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等情形,也可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在此类情形下,法院在调解无效后同样应准予离婚。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也应准予离婚。

离婚协议的效力

除了诉讼离婚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协议离婚的方式。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在夫妻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注意事项

在面临离婚问题时,双方应冷静处理,尽量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分歧。若必须提起诉讼,应准备好相关证据,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或存在法定准予离婚的情形。同时,双方应关注子女抚养权和财产分割等问题,确保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此外,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现状和有无和好可能等因素,以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因此,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1民法典关于起诉离婚的规定?

优质回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对于民法典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