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离婚协议还生效吗

一、离婚冷静期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离婚冷静期的定义
离婚冷静期,又称离婚熟虑期,是指在离婚自由原则下,婚姻双方当事人申请自愿离婚时,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任何一方都有权撤回离婚申请、终结登记离婚程序的冷静思考期间。
法律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二、离婚协议的生效要件
主体适格与意思表示真实
离婚协议的生效首先要求签订协议的双方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对协议内容及相应法律后果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内容合法与形式要求
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反强制性规范,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在形式上,离婚协议通常需要采用书面形式,以便于履行和日后可能的纠纷解决。
三、离婚冷静期对离婚协议效力的影响
冷静期内协议成立但未生效
在离婚冷静期内,虽然双方已经签订了离婚协议,但该协议并未立即生效。这是因为离婚协议是以离婚为生效条件的附条件协议。在冷静期内,任何一方都有权撤回离婚申请,因此协议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冷静期届满后的协议效力
冷静期届满后,如果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则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此时离婚协议不生效。然而,如果双方依约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那么离婚协议便正式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四、总结
离婚冷静期的设置旨在给夫妻双方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避免冲动离婚。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双方可能已经签订了离婚协议,但该协议在冷静期内并未生效。只有在冷静期届满后,双方依约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离婚协议才正式生效。因此,在面对离婚冷静期时,夫妻双方应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皮律网关于离婚协议书中的冷静期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