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法中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变迁。关于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为合法结婚年龄的规定,始于1980年。当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而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则于1950年5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国家规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一)

国家规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贡献者回答国家规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法定结婚年龄:同样地,《民法典》也规定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婚龄的意义:法定婚龄是结婚的最低年龄限制,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或超过法定婚龄的男女双方才能结婚,否则将被视为违法婚姻。鼓励晚婚晚育:虽然达到了法定婚龄就可以结婚,但为了贯彻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民法典》也鼓励男女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推迟结婚时间,实行晚婚晚育。

中国婚姻法哪一年开始规定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为合法结婚年龄? (二)

贡献者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开始规定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为合法结婚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章:结婚

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所以,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部婚姻法结婚年龄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第一部法律。该法规定的婚姻登记年龄为男20周岁,女18周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明白了结婚年龄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皮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