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从哪年开始有的 (一)

商品房从哪年开始有的

贡献者回答商品房从1980年代初开始出现。

在中国,商品房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后在1980年代初,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商品房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此之前,住房主要是由国家和单位分配,而商品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住房制度的重大变革,人们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私有产权的住房。这一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商品房市场不断完善,形成了今天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

求告知什么时候有商品房?哪位能说说看? (二)

贡献者回答商品房的概念和出现时间:

商品房的出现时间并非一个固定的日期,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而逐渐兴起的。具体来说:

兴起背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福利分房制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因此,商品房作为一种新的住房供应方式应运而生。

出现时间:

商品房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市场逐渐兴起。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商品房已成为当前住房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商品房特点:

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类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商品房的买卖过程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购房流程: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需要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合同签订后,购房者可获得相应的产权证明,享有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综上所述,商品房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而逐渐兴起的,其出现时间并非一个固定的日期。

中国商品房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 (三)

贡献者回答中国70.80年代没有商品房,只有福利房,估计没有你找的政策文件,下面介绍一下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史,仅供参考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大致这样:首先从1981年开始,在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在这以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于福利分配,没有房地产市场。由于当时搞试点比较成功,后来就小范围的开始试点开发。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搞市场经济建设之后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房地产开发非常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于是他就吹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号角,由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是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大城市,但时间不长,由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严重的泡沫。

1993年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场迅速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泡沫。于是朱镕基总理一声令下:停止银行贷款。银根收紧后使刚刚起来的房地产市场立马遭到重创,造成的结果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波澜不兴。

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着所人们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场上去买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这政策的第一效应就是“赶末班车”——凡是有钱的单位纷纷购买现房,把当时市场上所有当时卖不掉的现房一扫而空。这时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又创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不断地降低利率,还有按揭门槛降低,当时首付只要30%、20%,有的银行甚至提出零首付。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于是1999年至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期。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收紧土地与信贷两个闸门,以调控供给为主。

2005年中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主要特征是供给与需求双向调控,以调控需求为主。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2006年,成交量开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当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在下雪的时候,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城市却是一片艳阳天,房价涨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长三角,结果导致3月份调控的政策又进一步加强。

200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以调整房地产产品结构为主。目前的房地产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以投资主导向以消费主导转变、由短期投资向中长期投资转变、由以土地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转变、由以增量市场为主向以存量市场为主转变、由普涨普跌现象向有涨有跌现象转变、由笼统市场向细分市场转变。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年底调整完毕,然后,随着2008年奥运会这个东风的作用,中国新的一轮房地产,在把头部转化为底部以后,又有一波上扬。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风险被释放、泡沫被消减、结构被调整,不合理的状况被缓解,积压的房子被消化,这就为下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新的一轮平稳增长,不会是疯长,这是一个台阶式的上扬,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特征。

中国商品房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四)

贡献者回答中国商品房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时间是1978年9月至1978年12月。

一、萌芽阶段——1978年9月至1987年12月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镇住房制度主要是实行公房与单位建房实物分配制度。这种无偿分配的福利分房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分配条件的人来说,就只能眼睁睁地望楼兴叹,不仅直接导致了城镇人群的结构分层,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拉开了住宅商品化的序幕,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其重要讲话内容于同年9月在中央召开的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上进行了传达,并首先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得以实施。

1979年,上海市中华企业公司推出20套住宅,全部销售给侨眷。

1980年开始出现外汇公寓、住宅。1980年2月28日上海市委召开全市住宅建设工作会议,指出以市场价或以优惠价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一般建筑标准的住宅,住宅的商品属性开始渗入到普通住宅中;

1979年广州市诞生了由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指挥部和港商合资建设的我国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东湖新村”。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他指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房,也可以自己建,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房租太低,人们就不买房子了。”“将来房租提高了,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邓小平关于住宅商品化的提出,为我国后来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年6月,中央、国务院联合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宣告住宅商品化的政策将得到正式实施。住宅商品化思路正式提出后,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个别试点。

1979年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率先实行的有广州、西安、柳州、梧州、南宁等城市。紧接着,一方面不断扩大试点城市,另一方面,开始实行补贴出售住房的试点工作。至1986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负责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为住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1981年1月,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中房公司创办,这意味着,中国的住房商品化道路已经开始了。二、启动阶段--1988年1月至1998年6月 20世纪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住宅商品化的一系列讲话为起点,中国城镇住房开始了对福利分配制的配套改革,但这种改革主要是针对住宅分配体制的改革,未涉及对住宅供应体制的改革,住宅的供给仍然是由国家、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提供,市场机制完全被排斥在住宅供给体系之外。人们还未完全建立住房资源依据市场来配置的观念,公有住房占主要比重,市场上的商品住宅份额很小,住宅的大部分还是单位建房,然后分配给职工,住宅的分配形式主要以实物配置为主,货币为辅。

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工作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点城市的做法与经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部署了全国范围内的房改工作,标志着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由点到面,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列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在全国分期分批展开。此阶段主要是加快住房解困的改革工作,基本构思是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实现住房商品化。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同年10月,中央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由此带动了整个房地产开发的热潮。 例如,北京房地产市场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是1985年开建并于次年开始销售的方庄社区,但是直到90年代,北京的商品房市场才开始真正兴起。再如,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公司万科于1984年成立时,其主营业务为贸易,1988年开始进入住宅行业,1990年,初步形成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经营架构,1992年,正式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08年公司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27个城市。仅2008年该公司就完成了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净利润40.3亿元的业绩。

经过10年努力,万科已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在此阶段,国家也开始将人们过去租住的公房变成商品卖给其租住者,使非商品房变成了商品房。湖南省人民政府就此于1999年5月17日颁发了《湖南省房改房上市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湘政发[1999310号)的通知,正式开始了住宅商品化的道路。

回顾商品房发展历史,自80年代我国市场有商品房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惊心动魄的起伏。

09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方案和各地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提振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强势回归,中国房地产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力,出现了爆发性反弹,完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从积极意义上讲,中国商品房的发展,给全民安居工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监管没有跟上,导致无止境的开发和疯狂炒楼,让现在的楼市出现大量积压,给社会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这都是值得我们管理层深刻反思的。

北京商品房限购什么时候开始的 (五)

贡献者回答1、2011年2月17日北京开始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

2、北京商品房限购政策内容为:

3、在北京市限购1套住所(含新建产品住所和二手住所)的状况如下:

4、(1)已具有1套住所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用《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

5、(2)持有本市有用暂住证、另外在北京本市没具有住所,且接连5年(含)在本市交纳社会保险或者自己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6、暂停在北京市向其售房的状况如下:

7、(1)已具有2套及住所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8、(2)具有1套及住所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9、(3)无法供给本市有用暂住证和接连5年(含)在本市交纳社会保险或自己所得税交纳证实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商品房从哪年开始有的,皮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