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的广阔天地中,中乙联赛作为金字塔的基石,承载着无数足球梦想与希望。然而,近年来,中乙联赛却频频传出欠薪风波,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些默默耕耘的球员们。据悉,不少中乙球员正面临着长期欠薪的困境,他们的汗水与努力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局面不仅令球员们心寒,更对整个联赛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中乙联赛是否真的存在欠球员薪酬的问题?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与故事?

中乙欠球员薪酬了吗? (一)

中乙欠球员薪酬了吗?

贡献者回答北京时间1月22日据《足球报》消息,保定容大球员已经九个月没收到工资,有队员甚至表示:“再这样下去,队员们只能先去送外卖了!”《足球报》李璇也透露,保定容大阵中不仅是2019年在队效力的球员有欠薪, 2018年在队的球员也还有人一直被拖欠着钱。

随着四川FC退出中甲,河北精英又被北体大收购事件之后,中国足球各级俱乐部都连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不是欠薪解散,就是主力球员各奔东西。也许是我们球迷太过迟钝,足协一次次改革就已经预示着我们的各级联赛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系列的问题的会持续发酵,而且还会这么严重。

据《东方体育日报》消息,2019赛季从中甲降级的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恐要解散,因为球队欠高额薪水,超过半数的主力球员都在这个冬窗已经选择了离队。这一震惊足坛的消息报道出来之后,就已经预示着中国足球的寒冬来袭。

国足的失利导致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改革,俱乐部的发展就是我们国足的基础,这也致使足协提前进行了改革措施,导致本赛季所有的职业球队都有了大的变动。据记者陈永报道,今年是中国足球的寒冬之年,中乙扩军已经暂停,并且表示有13支球队存在可能退出的可能性。加上此前的四川球队,这次恐怕就有14支职业球队面临解散。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发展也就短短几十载,但有这么多的球队一下子解散,这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何止是寒冬,根本就是大地震。我们发现所有面临解散的球队,原因基本都是企业的都想退出职业联赛的投资,致使球队运营困难。足协秘书长刘奕也说:“中国足球在短短的26年时间中,有超过上百家企业退出了职业联赛,就是因为职业联赛不赚钱。”

足协也不得不及时作出调整,决定2020赛季开始暂停中超、中甲和中乙扩军,将维持16支中超、18支中甲和32支中乙的局面。新的赛季马上就要开始了,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真心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更希望我们的足球文化能够积淀传承下去,而不是说没就没了。

苏宁改名之日遭功勋球员讨薪,前国脚证实江苏欠薪,足协罚不罚? (二)

贡献者回答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宣布,根据中国足协《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通知》的要求,俱乐部上报的中性名调整方案已通过江苏省足协和中国足协审批,并已完成本地市场监管局名称变更登记核准。自即日起,原“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江苏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苏宁在传出欠薪负面新闻时,苏宁球员表现异常冷静。除了已经合约到期的老将刘建业,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讨薪之外,其余苏宁球员都选择了等待。以吴曦为首的苏宁球员,自始至终没有公开指责过俱乐部欠薪,始终是默默坚守。这一点确实值得球迷点赞,认为苏宁球员太了不起了。

保定容大足球队队员称当时最后 2017 年的三个月工资,就开始没有正常给我们发放了。包括最后三场的赢球奖金,当时也是欠着我们,直到 2018 年 1 月,需要签中国足协的工资确认表的时候,当时的总经理才出来给我们解决这件事情,最后是补了三个月的工资,然后奖金就是以欠条的方式给我们的。其实从那时开始,我就隐约感觉到球队的隐患。从 2018 年开始,俱乐部就大面积欠我们的钱了,其中,奖金始终不会发,然后从当年三月份以后,一直欠到年底。最后也是等到中国足协的确认表需要签字的时候,才有人出来,给我们解决了当年欠薪的一半,然后剩下的另一半也是以打欠条的方式给我们解决的。

苏宁俱乐部考虑的是如果过不了中国足协这一关,俱乐部的注册资格丢失进而导致破产,球员们依旧拿不到该有的工资,其实中国的足球俱乐部破产的案例并非没有,如此前的辽足,令人遗憾的是辽足的球员签了确认表后面临讨薪无门的尴尬境地。当然了破产后能偿还球员薪资的案例也有,如延边富德。

从国内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苏宁的确存在着巨大的财政问题,为了解决工资确认表问题,也想了不少办法,虽然媒体没有透露出更多细节,但目前的情况来看,苏宁处理不好,对球队和中国足协都是压力。

抛开江苏(苏宁)俱乐部欠薪传闻不谈,作为俱乐部母公司的苏宁高额负债在商圈内早已不是秘密。“欠薪”其实并非江苏俱乐部或某一家俱乐部独有,而是整个国内职业足球圈的普遍现象。这一点通过2020赛季相关数据得以佐证。如上赛季仅中超、中甲、中乙联赛累计退出职业足球圈的俱乐部就多达14家。尽管其退出背后的深层次背景各异,但“欠薪”无疑是大多数俱乐部难以为继的典型表象之一。

辽宁宏运退出联赛是怎么回事? (三)

贡献者回答北京时间5月23日上午11时,足协下发通知,广东华南虎、四川FC、辽宁宏运、上海申鑫、银川贺兰山、大连千兆、福建天信、延边北国、吉林百嘉、南京沙叶、保定容大等11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取消注册资格。

辽宁宏运职业化后辽足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2008赛季,辽足排名中超第15名第二次降级。一年后,知球队以中甲冠军的身份重返中超。2011年,辽足获得中超季军,这也是辽足最后的辉煌。道2017年,辽足经历第3次降级。征战中超两个赛季,辽足艰难完成保级,但由于债台高筑,再无法依靠卖人维持生存,这家老牌俱乐部正式告别中国职业联赛。

辽足的死去,最应该感到耻辱的肯定是辽宁宏运集团。不可否认,当年在辽宁没有企业接手辽足这个烂摊子的时候,宏运集团能够挺身而出,不仅是一份担当与责任,勇气同样非常可嘉。但如今,辽足的死,宏运集团肯定是第一责任人。

必须承认,宏运集团接手辽足后砸入了很多真金白银,要知道2008年接手辽足的时候,仅债务就有两个亿。要知道,过去的辽足从1995年成立职业俱乐部,背后就没有实体企业,甚至过去都是辽足为母公司输血。这些年。无论困难与否,宏运集团一直在苦苦支撑辽足。

但无论如何,欠薪是无法被容忍的,任何理由与解释都是无力的,没有守住最后这道防线,中国足协无法再视而不见,只能按章办事。或者说,让足协祭出最严资产审查令,也是担心辽足即使过了今年这一关,以后还会继续欠薪,所以长痛不如短痛,要么找到活路、要么只能死去。

保定容大经营的俱乐部在金元足球的背景下无力运营,金元足球为何这么强大? (四)

贡献者回答足球能够成为全球性的运动项目,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现代足球发展至今离不开资本的全方位介入和推动,要知道C罗和梅西所代表的世界一流球星,职业生涯的收入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力量推动,足球也就会失去原有的存在价值,但中国足球的发展轨迹,跟世界足球是脱节的,保定容大作为实力一般的民企,根本没有实力和能力在中国足球的市场环境中生存。

金元足球的强大跟中国足协以及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密切相关,虽然几代足球人都在不懈努力,但始终无法取得理想成绩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初为了强化市场竞争力,足协在政策方面有所倾斜,使得广州恒大成为了开启中国金元足球时代的先锋者,职业球员的收入更是骤然增加,从此以后天价转会费也成为了普遍现象,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奥斯卡、保利尼奥以及特谢拉在内的世界级球星纷纷在中超联赛登场亮相,仅此一点便足以说明金元足球是极具吸引力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在金元足球的市场背景下存活下来,虽然中甲和中乙联赛只是低级别的职业赛事,但每年的运营成本也少则几千万,多则亿元左右,这对保定容大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是无力承担的,加之企业负责人进入中国足球的动机不纯,在投入的过程中迟迟得不到预想的回报,便会竭尽所能降低成本的投入,换句话说,负责俱乐部运营的幕后老板不是没有资金,而是不希望俱乐部成为累赘才会屡屡出现欠薪现象。

由此作为参考可以发现,金元足球之所以强大,跟资本进入职业足球的初衷息息相关,投入亿元自然希望得到数倍于投资的回报,而广州恒大作为中国金元足球的引领者,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达到了目的,但前提是企业拥有足够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坚持长期的投入,这也是保定容大无力运营的客观必然。

对于保定容大欠薪,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