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和隐瞒掩饰犯罪

导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成为了打击网络犯罪的两大重点。这两种罪行不仅破坏了正常的信息网络环境管理秩序,还严重妨碍了司法机关的侦查与追诉活动。本文将深入探讨帮信罪与隐瞒掩饰犯罪的相关知识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些犯罪行为,并提升防范意识。
一、帮信罪的定义与特征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单位。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会给国家的信息网络管理秩序造成损害,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帮信罪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非法买卖、租赁、出借银行卡、电话卡等,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取钱工具等。这些行为不仅助长了网络犯罪的蔓延,还使得犯罪分子能够更容易地逃避法律的制裁。例如,在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却仍然提供支付结算帮助,甚至参与刷脸认证等关键环节,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二、隐瞒掩饰犯罪的定义与特征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仍然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这些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该罪行的目的在于使非法所得看起来合法,或者至少使其来源和性质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侦查和追诉活动。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其中,“窝藏”是指接受上游犯罪行为人的委托藏匿和保管犯罪所得;“转移”是指改变赃物存放地的行为;“收购”和“代为销售”则分别指购买犯罪所得和替犯罪分子出售犯罪所得。此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还包括居间介绍买卖、收受、持有、使用、加工、提供资金账户等“其他方法”。
三、帮信罪与隐瞒掩饰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帮信罪与隐瞒掩饰犯罪虽然都是网络犯罪的下游罪行,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在明知的内容上,帮信罪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对他人的具体犯罪内容并不知情;而隐瞒掩饰犯罪则是明知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其次,在提供帮助行为的阶段上,帮信罪通常为犯罪中的一环,为犯罪的实施提供帮助行为;而隐瞒掩饰犯罪则是事后的帮助行为,上游犯罪已经既遂。
此外,两者所结算的资金性质也不同。帮信罪中所结算的资金性质往往是犯罪的经营性资金,如赌资、交易流水资金等,并不要求所帮助的犯罪对象系犯罪所得;而隐瞒掩饰犯罪所结算的资金则是犯罪所得或者是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这些区别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能够对两种罪行进行准确的区分和定罪量刑。
四、防范与打击措施
针对帮信罪与隐瞒掩饰犯罪,应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打击措施。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犯罪分子,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还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网络犯罪的合力。
此外,对于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等行业,也应加强监管和自律,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网络犯罪活动。例如,银行应加强对客户身份的核实和交易监控,及时发现并报告可疑交易;电信运营商应加强对手机卡的实名制管理和流量监控,防止被用于诈骗等违法行为。
总结:帮信罪与隐瞒掩饰犯罪是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方面。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罪行的定义、特征、联系与区别以及防范与打击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网络犯罪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配合,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有什么区别 (一)
贡献者回答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区别主要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
1、行为对象不同。帮信罪提供帮助的对象是概括的网络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针对的是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
2、行为时间不同。帮信罪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着手之后到行为实施完毕之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例,帮信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分子尚未获取赃款赃物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发生于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即相应犯罪所得已经被上游犯罪分子控制;
3、行为性质不同。帮信罪属于上游犯罪的必要帮助犯,没有帮信罪行为人的帮助,上游犯罪无法既遂,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上游犯罪所必须,即脱离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不影响上游犯罪的既遂;
4、对上游犯罪具体内容的明知程度不同。帮信罪对上游犯罪限定于概括的明知,即对上游犯罪具体实施什么网络犯罪在所不问,如果明知实施何种犯罪,当以共犯论,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为人对涉案财物属何种犯罪所得,既可以是概括明知,也可以是明确知晓。只要不存在与上游犯罪通谋就不构成共犯;
5、侵害的法益不同。帮信罪规定在扰乱公共秩序罪下面,目的是维护网络秩序,保障信息网络健康发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规定在妨害司法罪下面,目的是维护司法秩序,打击妨害刑事侦查、起诉、审判违法行为,保障国家司法权的正常行使;
6、入罪条件及刑罚不同。帮信罪的成立条件须情节严重,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无情节严重的限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3000元即可定罪处罚,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情节:
1、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的;
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的;
4、违法所得一万元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综上所述,帮信罪是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对于危害结果发生有促进作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在犯罪行为既遂的情况下,隐瞒赃物赃款,对犯罪没有促进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帮信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区别 (二)
贡献者回答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对象不同:帮信罪主要是针对网络犯罪提供帮助,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涉及到对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的掩饰和隐瞒。
行为时间差异:帮信罪的行为通常发生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例如,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帮信行为可能在上游犯罪分子获取赃款赃物之前就已经发生。相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在上游犯罪完成后才发生的,即犯罪所得已经被上游犯罪分子控制之后。
行为性质和明知程度:帮信罪是上游犯罪的必要帮助,没有这种帮助,上游犯罪可能无法完成。帮信罪对上游犯罪的具体内容通常只有概括的明知。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并非上游犯罪所必需,且行为人对涉案财物属于何种犯罪所得可以有更具体的明知。
侵害法益与刑罚:帮信罪主要侵犯的是网络秩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主要是妨害司法秩序,干扰刑事侦查、起诉和审判。在刑罚方面,帮信罪的成立通常需要情节严重,其法定刑相对较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没有情节严重的限制,且涉及的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定罪,其法定刑相对更高,并可能根据情节的严重性而增加。
总的来说,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行为对象、行为时间、行为性质、侵害法益以及刑罚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和帮信罪的区别 (三)
贡献者回答主观恶意程度及犯罪内容差异显著。
在帮信罪案中,行为人须准确得知他人正在或者有可能实施信息网络犯罪;而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中,行为人对于上游犯罪完成的明确认知并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上游犯罪已然成为既定事实。
然而,行为人必须明晰犯罪所得及其所衍生利益。
心理状态各异。
在帮信罪案中,行为人对于上游犯罪的既遂持有的是期待或者放任的态度;相较之下,剥夺、隐藏犯罪所得罪中的行为人对于上游犯罪既遂并未持有期待或放任的看法,仅对隐藏和掩盖赃款抱有无私的期待或放任的态度。
行为客体存在明显区别。
帮信罪的客体是正处于施行过程中的信息网络犯罪;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目标则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利益,即赃款、赃物,两者截然不同。
行动发生的时间节点大不相同。
帮信罪常发生于上游犯罪逐步展开并准备胜利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是在上部犯罪已经成功,即赃款、赃物已经落入掌控的那刻起发生。
行动性质迥然各异。
帮信罪实质上是上游犯罪的辅助分子,如果没有此类帮助,上游犯罪恐怕难以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并非上游犯罪所必需的,即便并未实施此种行为,也不会对上游犯罪的既遂产生任何影响。
侵犯的法律权益彼此区分。
帮信罪归为干扰公共秩序类的犯罪,致力于维护网络秩序,保障信息网络健康有序的发展;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纳入妨碍司法罪之中,旨在维护司法秩序,打击妨碍刑事调查、起诉以及审判的非法行为,确保我国司法权力得以正常行使。
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有何区别 (四)
贡献者回答区别于常规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对于已经明确知道存在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旧选择协助犯罪人员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采取其他手段隐蔽、遮盖此类犯罪活动的行为。
而针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这一罪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其最高刑罚可达到3至7年。
至于构成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其刑期通常被判定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将同时判处罚款。
当被告人数罪并罚时,法院将会参照更为严格的处罚标准量刑。
关于帮信罪的详细构成要件解释如下:
首先在于犯罪主体部分,帮信罪的承担者可以是普通大众,包括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士;
然后就涉及到主观意图部分,即犯罪者应该明确知道自己正在帮助他人开展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接着是侵害的客体部分,即无论是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最后一点,也就是客观方面的表现方式,那就是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的服务,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惩罚力度。
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里的情节严重确切来说,是指行为人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从事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以及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各种技术支持或是实际帮助。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帮信罪和隐瞒掩饰犯罪,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