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法律问题时,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复杂而又具体的规定。以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例,尽管这一罪名在打击网络犯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法律也为其设定了十种不起诉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行为人主观上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行为未达到情节严重标准、与上游犯罪结果无刑法上的因果联系、危害后果轻微不构成犯罪、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事实等。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灵活,确保了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能保护无辜者的合法权益。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一)

优质回答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活动也日渐猖獗。其中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帮信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法律实务中,帮信罪有不起诉的情形,那么,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是什么?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1. 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
4. 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6. 已被依法宣告无罪的。
7.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8.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
9.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帮信罪不起诉情形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也是帮信罪不起诉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在实践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又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帮信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也可以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在判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而不能仅仅依据法定刑进行判断。
相关案例
案例 1:王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王某在他人的介绍下,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王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王某虽然提供了银行卡,但是并没有参与上游犯罪,也没有与上游犯罪分子共谋,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王某在案发前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王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信用卡管理的规定,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鉴于王某具有自首情节,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2:李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李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开设了一个网店,用于销售游戏点卡等虚拟物品。某日,李某的网店接到了一笔大额订单,买家要求李某将虚拟物品的充值码发送到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上李某觉得这笔订单有些可疑,但是由于利益驱动,还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发送了充值码。不久后,李某发现这个买家使用的是一个非法的支付平台,该平台的资金来源可能涉及犯罪。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李某虽然知道这个买家使用的是非法支付平台,但是并没有与买家共谋,也没有参与上游犯罪,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李某在案发前主动关闭了自己的网店,并将违法所得全部退还给被害人,具有悔罪表现。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鉴于李某具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3:赵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赵某是一名大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赵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赵某是初犯,没有前科劣迹,主观恶性较小,其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此外,赵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赵某的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检察机关决定对赵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结语
帮信罪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刑事犯罪,由于其涉及到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处理帮信罪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处理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帮信罪案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帮信罪无罪了!4月起,不起诉不留案底 (二)
优质回答2024年4月1日起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允许不起诉。
作为近年高发的犯罪类型,帮信罪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因对借用账户的严重性认知不足,不慎卷入犯罪。然而,并非所有情况都构成犯罪。若主观上不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或符合以下条件,将不构成帮信罪:
首先,涉案金额不足20万。其次,非法获利未达1万元。第三的对象不超过3个。第四,2年内未因同一罪名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最后,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未造成严重后果。
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当事人均有争取轻判不起诉的机会。若当前面临帮信罪相关案件,寻求专业刑事律师的帮助尤为重要。我们能为您提供推荐全国优秀刑事律师的服务。
帮信罪不予起诉条件有哪些 (三)
优质回答关于帮信罪不予起诉的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其实际行为情节微小且所产生的危害性较低,不能被视为构成犯罪。
第二,已经超过了追诉期的犯罪行为。
第三,根据特殊的赦免令而获得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
第四,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属于需由受害人提起诉讼才能处理的犯罪行为,但如果未有人提出控告或撤回控告,则无需进行追究。
第五,被告人已经死亡的情况。
第六,其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将不会对刑事责任进行追究,已经进行追究的,应予以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布无罪:
首先,实际行为情节微小且所产生的危害性较低,不能被视为构成犯罪。
其次,已经超过了追诉期的犯罪行为。
再次,根据特殊的赦免令而获得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
接着,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属于需由受害人提起诉讼才能处理的犯罪行为,但如果未有人提出控告或撤回控告,则无需进行追究。
然后,被告人已经死亡的情况。
最后,其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 (四)
优质回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法律上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法律后果。首先,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是在无意识或误解的情况下参与了帮信罪行,可以向法庭提出无罪辩护。然而,无论是否有罪,都应积极配合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无罪辩护。另外,及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至关重要,他们能够为您提供合适的法律建议,并代表您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或辩护。最重要的是,遵守法律程序,接受法院的判决,如果被判有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积极改正错误,避免再次犯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情节严重者将受到刑罚。单位犯罪者将受到罚金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惩罚。同时,如果这些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根据较重的处罚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于帮信罪可以免于起诉吗,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皮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