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暴的一审不出庭会判离婚吗

### 有家暴行为的一方在一审中不出庭,法院会判决离婚吗
在探讨有家暴行为的一方在一审中不出庭,法院是否会判决离婚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家暴是法定的离婚事由,且法律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家暴作为法定离婚事由
家庭暴力是严重损害婚姻关系的行为,它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严重破坏了夫妻之间的信任与感情。因此,我国法律规定,家暴行为是法定的离婚事由之一。这意味着,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另一方存在家暴行为,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通常会认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并准予离婚。一方不出庭对离婚判决的影响
在离婚案件中,通常要求当事人双方出庭,以便法院能够充分了解案情,听取双方的陈述和理由。然而,对于存在家暴行为的案件,如果受害方因恐惧或其他原因不敢出庭,法院并不会因此就拒绝审理。相反,法院会根据受害方提供的证据,如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证人证言等,来综合认定家暴事实。如果证据充分,能够证明家暴行为确实存在,那么即使被告(家暴方)不出庭,法院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缺席判决准予离婚。缺席判决中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
在因家暴导致的离婚案件中,除了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外,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也是受害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因此,在家暴案件中,如果受害方能够证明对方存在家暴行为,那么在财产分割时,法院通常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即受害方)的权益,让其适当多分财产。同时,对于实施家暴的一方,法院还可能要求其承担物质与精神损害赔偿。在子女抚养权方面,出于保护子女身心健康的考量,法院在判决时会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由于家暴行为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因此实施家暴的一方通常不会获得抚养权。这意味着,受害方在离婚后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子女的抚养权。实际案例分析
以一起真实的家暴离婚案为例,小谢因长期遭受丈夫贺某阳的家暴而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小谢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丈夫的家暴行为,包括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等。尽管贺某阳在诉讼中未出庭,但法院根据小谢提供的证据,综合认定了家暴事实,并最终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同时判决女儿由小谢抚养,贺某阳需支付相应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用。此外,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及损害赔偿等诉讼请求,法院也将在查明事实后另行作出判决。综上所述,有家暴行为的一方在一审中不出庭,并不会影响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只要受害方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家暴行为的存在,那么法院就有可能缺席判决准予离婚,并保护受害方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方面的合法权益。通过上文关于有家暴为什么不判离婚的相关信息,皮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皮律网的其他页面。